管理的層級結構更令問題惡化。在下屬眼中,上司的言行舉止,甚至漫不經心的談話或個人怪癖,都經過精心規劃和考慮,具有特殊意義。
對于許多管理者而言,誤導下署絕非他們的初衷。他們都是真心相信,人際關系是管理者最重要的任務。他討論成本數字,是因為他覺得必須讓下屬認為他很“務實”,或是以為和下屬說同樣的“行話”,會讓下屬覺得他很清楚問題所在。他再三強調會計表格的重要性,只不過因為會計主管已經把他煩的快受不了了。對下屬而言,這些理由都隱而未宣;他們眼中所見,耳中所聞,都是關于成本數字的問題,以及一再強調填表的重要性。
要解決這個問題,在管理結構上,必須兼顧管理者及上司對管理工作的要求,而不是只重視上司的看法。目前許多企業管理理論知識一味強調行為和態度,并不能解決問題,反而因為提高了不同層級的管理者對于關系的自覺,加重了問題的嚴重性。今天在企業界屢見不鮮的情況是,管理者試圖改變行為,以避免誤導下屬,卻反而把原本還不錯的關系變得充滿誤解,令人尷尬的夢魘。
學習
目前大多數企業的矩陣式或層級式組織結構已經變成阻礙管理者之間溝通的障礙,正如德魯克在《下一個社會的管理》中所說,中層管理者成為高層和一線員工之間的轉播站,但是這樣的轉播,只能增加噪音,使信息失真。越來越多企業進行關于“溝通”的培訓,然而,這不是技能的問題,而是組織結構的問題。近年來越來越多企業實現組織“扁平化”就是試圖解決這個問題,然而是不是真正能解決?海爾在去掉1萬多中層管理職位之后,又推動小微創業平臺,恐怕也說明僅僅是組織“扁平化”還是不夠,真正的問題是管理者(所有對組織績效承擔責任的人)是角色和責任問題。執行他人決策的人是思想上的奴隸。
網上有一篇文章是《金字塔不是奴隸建造的》。早期,人們都認為金字塔是由奴隸建造的,然而,一位瑞士頂尖鐘表匠在參觀金字塔時,斷言說,金字塔不是奴隸建造的,因為奴隸不可能做出這樣精密、嚴絲合縫的工程。它必定是由自由人建造的,因為只有自由人才能這樣精益求精。這個斷言最后被證明是真的,金字塔建造時,確實有很多自由人參加。這個故事說明,要讓人們最好地發揮個人優勢,必須使他是思想上的“自由人”,能夠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工作,而不是完成他人的決策。這就要求管理者能夠把員工個人的目標和意愿引導到企業的目標上來,使他們在按照自己的意愿所做的工作的同時,實現對企業績效的貢獻。